稀土永磁+小金属, 2025年中报预增的10家公司(附名单)

  • 2025-07-22 08:11:16
  • 141

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突破249.5亿美元,中国以全球90%以上的产量占据主导地位。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爆发,推动稀土永磁需求年均增长超15%,中重稀土受出口管制政策催化,价格弹性显著。

小金属领域,锑、铋、锗等品种在光伏、半导体、军工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2024年价格涨幅超40%。

政策层面,中国实施稀土总量控制、出口管制,欧盟和美国推动供应链本土化,资源竞争加剧。

行业呈现三大特征:需求结构向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倾斜、产业链纵向整合加速、技术创新成为竞争主战场。

本文将详细解析2025年中报预增的10家稀土永磁+小金属 核心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声明**:以下内容仅用于学术讨论和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1. 北方稀土(600111)——全球轻稀土霸主

预增幅度:1882.54%-2014.71%

核心逻辑:掌控全球最大轻稀土矿白云鄂博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2025年开采配额占全国67.9%。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磁性材料合金产能达10万吨/年,高性能钕铁硼产能扩至5万吨。子公司磁性材料订单饱满,出口镧铈合金锁定特斯拉供应链。

技术壁垒:拥有695项专利,突破钙钛矿电池效率24%等前沿技术,稀土分离技术国际领先。

2. 盛和资源(600392)——全球化资源网络构建者

预增幅度:545.15%-661.90%

核心逻辑:控股美国芒廷帕斯矿(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参股格陵兰稀土项目,海外稀土精矿产能占比20%。覆盖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加工及锆钛业务,形成“矿山-磁材-器件”闭环。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2026年投产后将新增1.8万吨产能。

成本优势:稀土冶炼纯度行业领先,废料回收率达90%,成本低于同行10%。

3. 宁波韵升(600366)——高端磁材技术先行者

预增幅度:133.55%-250.33%

核心逻辑:国内最早布局烧结钕铁硼企业,晶界扩散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40%,产品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磁材量产供货,低空经济eVTOL磁材研发推进。2025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长27%,机器人磁材毛利率达38%。

产能规划:未来三年规划出货2000吨机器人磁材,对应营收8亿元。

4. 中科三环(000970)——全球第二大钕铁硼厂商

预增幅度:148.38%-171.89%

核心逻辑:产能2.5万吨,市占率超15%,高牌号产品占比50%,技术对标日本日立金属。合作特斯拉、大众、苹果等国际巨头,军工领域突破高温磁体技术。年研发费用超5亿元,专利数量行业领先。

战略布局:布局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技术储备覆盖石榴石型LLZO电解质。

5. 中国稀土(000831)——中重稀土主导者

预增幅度:155.75%-172.12%

核心逻辑:掌控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分离技术国内领先,军工资质齐全。受益于稀土出口管制及国家配额管控,中重稀土价格弹性大。突破稀土催化材料、抛光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协同效应:与包钢集团协同,打造稀土原料-功能材料一体化基地。

6. 广晟有色(600259)——中重稀土资源控制者

预增幅度:123.21%-128.18%

核心逻辑:广东稀土集团旗下,拥有广东省内稀土采矿权,离子型稀土储量丰富。布局稀土金属、磁性材料及高端陶瓷,切入消费电子和军工领域。冶炼分离能耗降低40%,废水回用率95%。

客户结构:稀土永磁材料进入华为、小米供应链,5G基站需求驱动增长。

7. 东方锆业(002167)——锆矿资源全球化龙头

预增幅度:141.77%-156.80%

核心逻辑:控股澳大利亚WIM150矿区(储量16.5亿吨),布局核级锆材国产化。核级海绵锆通过华龙一号认证,复合氧化锆陶瓷打入牙科种植体市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研发领先,锂离子电导率达2.1×10⁻²S/cm。

成本优势:收购澳大利亚矿山权益,锁定5年锆英砂供应。

8. 领益智造(002600)——铁氧体磁材龙头

预增幅度:31.57%-66.66%

核心逻辑:国内最大永磁铁氧体制造商,产能超10万吨/年,成本控制行业领先。覆盖苹果、三星、华为等消费电子巨头,汽车电子领域加速渗透。开发高频低损耗磁材,适配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业务拓展:布局光伏逆变器磁材,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至20%。

9. 横店东磁(002056)——磁性材料全品类覆盖者

预增幅度:49.6%-63.6%

核心逻辑:预烧料、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产能全球领先,市占率超30%。光伏组件产能8GW,磁材配套光伏逆变器,形成产业闭环。年研发投入4亿元,磁粉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新兴领域: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储备丰富。

10. 科恒股份(300340)——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者

核心逻辑:形成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稀土发光材料双轨驱动的业务模式。锂电池正极材料涵盖钴酸锂系、三元系及锰酸锂系,稀土功能材料业务聚焦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储氧材料。

市场地位:国内最大的稀土发光材料供应商,技术壁垒深厚。

投资策略:

聚焦头部企业:掌握核心矿权、具备技术壁垒的企业(如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将深度受益新能源革命。

布局新兴赛道: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对高端钕铁硼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企业(如宁波韵升、中科三环)弹性显著。

关注产业链整合:纵向一体化趋势将重构行业利润分配格局,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如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盈利能力更稳定。

未来展望:2030年行业图景

据预测,2030年全球稀土永磁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占比降至65%,但高端市场占比提升至50%。新能源汽车占比降至35%,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核聚变装置等新兴领域贡献40%增量。

低镝技术普及率超80%,高温超导磁体成本降至当前1/5。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形成“资源-材料-器件”全链条控制,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如医疗MRI磁体)。

中国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设厂,规避贸易壁垒;欧美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构建专利联盟。

循环经济模式下,稀土回收率提升至30%,废旧电机磁材再生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最后:稀土永磁+小金属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构成,在新能源、国防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