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最强法务部盯上, 这家国内AI厂商有大麻烦了
- 2025-10-01 18:48:14
- 642
在DeepSeek的冲击与一众大厂的“围剿”下,曾经煊赫一时的“AI六小龙”如今俨然成了一个历史名词。除了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掉队之外,剩下的“四小强”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技术理想主义不得不向商业现实低头,作为“AI四小强”中势头最好的MiniMax近期更是迎来当头一棒。
当地时间9月16日,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福克斯、梦工厂、漫威、DC等一众好莱坞大厂,联合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起诉MiniMax,指控其AI产品“海螺AI”(Hailuo AI)侵犯知识产权,在训练和生成过程中大规模复制和再现受DRM(数字版权管理)保护的影视、漫画作品。
这一次一众好莱坞大厂并不是碰瓷,他们在119页起诉书中提交了58份证据,涵盖海螺AI侵权内容示例、产品宣传材料、用户截图,以及专家技术分析报告等。其中最关键的证据,是海螺AI在推广中自称为“口袋里的好莱坞工厂”(a Hollywood Studio in your pocket),并且MiniMax在TikTok、YouTube的推广中被发现用版权角色的形象生成视频来做宣传。
促使这些好莱坞大厂“围剿”这家中国AI独角兽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之前尝到了甜头,而MiniMax又对所谓的“合理使用原则(fair use)”过于自信。此前在本月初,硅谷AI独角兽Anthropic同意支付15亿美元,以和解一桩指控其使用盗版书籍训练Claude大模型的集体诉讼。
更早前的6月,环球音乐集团、华纳音乐集团和索尼音乐娱乐被彭博社曝出,正在与AI音乐独角兽Udio和Suno进行版权许可谈判,这三大唱片公司希望收取授权费用、并持有Udio和Suno的部分股权。而在一年前,三大唱片公司也曾以侵犯版权将Udio和Suno告上法庭,要求每起侵权索赔最高可达15万美元,累计索赔金额或达到数十亿美元。
只能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除了真金白银,这些好莱坞大厂反应得如此激烈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作为内容创作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过于低估了AI的进化速度。在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刚刚冒头的2022年,当AI在艺术比赛中压倒人类画师赢得大奖时,艺术家与创意工作者的态度还是“不屑一顾”,并质疑AI绘画缺乏”灵魂”。
彼时画师们眼中的AI绘画是AI大模型学习大量人类画作,再将绘画要素打碎、拼接的结果,甚至坚定的认为AI绘画只是“尸块拼接”。有艺术家就曾尖锐地指出,”当创作变成即时满足的快餐,人类还会保留凝视《星空》三小时的耐心吗?”
然而仅仅不到两年年时间,AI成长的速度就远超他们的想象。当下的多模态大模型甚至不需要借助插件、Lora,仅仅只使用文字就能产出媲美一流高手的作品,甚至就连梵高、莫奈的笔触都能惟妙惟肖地复刻。从2015年通过GAN算法生成的猎奇作品到现在可登大雅之堂,AI绘画花了10年时间,而AI视频的进化速度更让从业者感到恐慌。
在多模态大模型这一概念问世的2023年,就已经有AI创业者瞄准了AI生成视频这个赛道。只不过2023年最好的文生视频产品Runway、Pika,也都只能做到生成一段不到10秒的视频,与其说它们当时生成的是视频,还不如说是一段GIF。
2024年年初,OpenAI的“世界模型”Sora横空出世,实现了生成连贯的一分钟视频,且展现出了在多角度多镜头切换中保持一致性,以及遵循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的能力。
尽管当时Sora还只是个PPT产品,却并不妨碍国内的字节跳动和快手沿着Sora的路径打造出可灵、即梦,一段文字就能生成流畅、清晰、完整的视频。到了2025年,李飞飞团队的世界模型更是做到了仅需一个图像或提示,就能构建出一个可以无限探索的3D世界。
这次被迪士尼等大厂起诉的MiniMax也一样,他们推出的视频生成工具海螺AI在海外市场广受赞誉,号称是“手部动作最自然的模型”。有海外网友用海螺AI对知名IP《星球大战》进行二创,相关AI视频更是在社交平台获得了近千万次的观看。或许也正是因为海外网友使用海螺AI的二创热潮,引来了迪士尼的关注。
如果说2022年之前的AIGC还只是一个玩具,那么到了2025年,AIGC就已经有了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把竞争者扼杀在摇篮里,这就是好莱坞大厂们挥舞版权大棒的关键。不过OpenAI当初也曾凭借“吉卜力风格”让GPT-4o出圈,他们为何又没有陷入版权争议呢?这其实是因为OpenAI打了个擦边球。
全世界的版权保护法律都遵循同样的原则,即保护的是具体的“表达”,而不是抽象的“思想”或“风格”。即便大家一眼就能看出GPT-4o当时提供的滤镜,就是吉卜力工作室标志性的画风,甚至于用户使用的提示词中都明确出现了“吉卜力风格”,可奈何避风港原则搭配版权不保护“风格”的现实,就让OpenAI立于了不败之地。
反观MiniMax,他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为了快速打开海外市场,选择了走捷径,被迪士尼、漫威等大厂找到了直接使用受版权保护电影角色的痕迹。尽管吉卜力画风是抽象的“风格”,可钢铁侠、死侍、蜘蛛侠这些可就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了。以往OpenAI、xAI等硅谷AI厂商一直在打擦边球,这回好不容易抓到了个“愣头青”,这些好莱坞大厂自然就要死缠烂打了。
而这些好莱坞大厂恐惧的,是钢琴家格伦·古尔德预言的"艺术的尽头",当技术完美到极致,灵魂反而无处栖身。或许这一次被当成“出头鸟”的MiniMax,会有大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