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电和一格油, 为何你知道油剩多少能跑多长, 但反而不知道电呢
- 2025-07-23 05:41:23
- 726
朋友问起一格电和一格油,为何你知道油剩多少能跑多长,但反而不知道电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例子。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我们习惯了通过油表来判断剩余燃油量。但许多老车的油表并不精确。当电动汽车走进我们的生活时面对那格格不入的电量显示许多人却产生了里程焦虑。随着技术发展电量测量精度正在超越油箱燃油测量精度。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白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跟续航多少没有什么关系,主要还是充电桩分布的问题,就好比开个燃油车在塔克拉玛干或者撒哈拉沙漠,照样也会有里程焦虑,当油车仅剩一格油的时候,是真的有一格油,但是当电车仅剩一格电的时候,谁知道到底还剩下多少电。事实真的如此吗?
没买电车之前 总有人给你灌输各种“恐怖故事”:电池几年后续航对半砍 冬天开空调不敢开 电车自燃比油车吓人... 这些话传得特别快 而且越传越邪乎。但真开上电车半年以上的人 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去开油车的。市区起步快 开着平顺 家里装个充电桩 每个月电费比油费省一大半 这种体验确实香。虽然也有不足 比如冬天掉电明显 跑长途得规划路线 但整体感受并没有传言那么糟。
内燃机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发动机的热效率虽然不算太高(约35%-40%),但这个效率范围是相对稳定的。
内燃机遵循热力学定律,其工作过程(进气、压缩、燃烧、排气)是机械式的重复,不会出现突变。即使在不同温度下,发动机的效率变化也相对平缓。
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的效率变化,有着相对固定的曲线。比如,大多数发动机在2000-3000转时效率最高,高速时效率会下降,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可预测的。
48伏的电动车一般配置48V20Ah的电池,大约可以跑50公里左右,所以第1格电可以跑20公里左右,第2格电可以跑15公里左右,第3格电可以跑10公里左右,最后一格可以跑5公里左右。60伏的电动车,如果配置60V32Ah的电池,大约可以跑80公里左右,所以第1格电可以跑32公里左右,第2格可以跑24公里左右,第3格电可以跑16公里左右,最后一格只能跑8公里左右。
72伏的电动车,如果配置72V38Ah的电池,大约可以跑110公里左右,所以第1格电可以跑45公里左右,第2格电可以跑33公里左右,第3格电可以跑22公里左右,最后一格电只能跑11公里左右。所以我们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发现电动车的第1格电是最耐用的,越到后面电量下降的越快,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相关的数据来计算自己每一个店的续航。
加油 vs 充电,本质是两种补能方式,但这两种维度的体验又如何呢?“出差单程850公里,我的油车一箱油就搞定,中途无需停留。开电车?至少充两次电,每次耗时1小时起,碰上排队直接崩溃。”——经常跨省出差的陈老板算了一笔时间账。更关键的是心理容错率。油车亮黄灯还能行驶30公里找加油站,方圆几公里内必有补给点。而电车电量告急时,充电桩可能远在十公里外,还可能遇到故障桩或排长队。
造成第一格电耐用核心原因还是电动车测压模块太落后了。不过,随着电动车SOC模块的普及,百分比精准电量显示已经成为电动自行车的标配,电量显示的误差区间也越来越小了。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上一篇:位浪姐自己组团出道
- 下一篇:王楚钦说还没达到孙颖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