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价差达338倍, 药价治理“剑指”多款高价中成药

  • 2025-07-27 11:44:26
  • 91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中成药价格治理正在全国开展。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截至7月24日,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已相继发布通知,对部分高价中成药开展价格风险治理。记者查询各省披露的整治名单发现,许多药品挂网价格差异较大。其中,宁夏公布风险价格药品目录显示,54个中成药中,与省内最小每日费用相比最高价差高达338倍。

此前因价格而备受关注的安宫牛黄丸,一家药企在宁夏挂网价高达998元/丸,按每日用量1丸计算,日治疗费用高达998元,是宁夏平台同种药品最低日费用的11倍。内蒙古公布的高价药品中,同样有安宫牛黄丸的身影,其中一家药企价格日均费用达1898元,比最低价高1800多元。宁夏一家药企的牛黄解毒片挂网价每日费用105元,而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仅为0.31元,价差达到338倍。

为何同一种中成药之间价格差异较大,甚至同一种药品在不同企业间有着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差异?2024年12月,国家药监局就曾就此问题发文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二是同种药品剂型不同,一般来说,滴丸、软胶囊的价格会比普通胶囊贵一些;三是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有的中成药名称、选材、剂型、质量标准均相同,但出现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价差,说明存在明显的价格水分。”

“中成药市场存在大量独家品种,缺乏充分竞争。例如:乌灵胶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仅有一家生产企业,定价权高度集中。”7月2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此外,中成药因成分复杂,难以建立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虽成分相同,但因炮制工艺差异,药效可能会有不同,这种模糊性为价格操纵提供了空间。

湖南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四同治理”时(同通用名、剂型、规格、厂家),已有声音呼吁中成药专项治理。近年来,中成药价格波动大,部分品种因原材料成本上涨或市场炒作导致价格虚高。“例如,安宫牛黄丸的价格差异曾高达百倍,此前,通过集采透明竞价,挤掉价格水分,也能促使企业提升质量、优化成本,推动中药材市场规范化。”黄修祥补充表示,中成药价格受上游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通过稳定终端药价,也能够倒逼上游中药材原料市场规范化,减少投机炒作。

“化药的‘四同治理’依赖成分一致性,而中成药因原料、工艺、质量标准的多样性,难以用统一框架约束,这种复杂性使得单品种治理成为必要。”在邓勇看来,此前已从“四同药品”逐渐向“注射剂”延伸,此次则集中聚焦中成药品类,这一趋势反映了监管层对医药市场结构性问题的精准施策,也将进一步倒逼中成药行业加速标准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