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绿氢, 加速跑向何处?
- 2025-07-28 01:21:46
- 252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提到,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比如钢铁绿氢冶金、建材大型窑炉氢能煅烧等,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促进节能降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以推动氢能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求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积极推动试点示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宣布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试点方向包括清洁低碳氢替代应用、氢冶金应用、氢碳耦合制绿色甲醇、氢氮耦合制绿色合成氨等。
工业是目前氢气消费量最大的领域,也是未来绿氢规模化应用的重点领域。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氢冶金可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年用氢需求达到660-1400万吨;绿色甲醇、绿氨的年用氢需求超过4800万吨。现阶段,我国针对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强化技术研发,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其中,钢铁和化工行业均为未来绿氢规模化应用潜力较大的工业行业。
钢铁行业,国内氢冶金项目覆盖了高炉喷吹氢气、氢直接还原铁和氢基熔融还原等多个技术类别,典型项目案例包括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宝钢湛江钢铁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等。化工行业,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绿色合成氨、合成甲醇、航空煤油等技术快速发展,项目布局呈现较强的地理聚集性,其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绿氨、绿色甲醇项目个数及规模均居全国之首,绿氨、绿色甲醇制备未来将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资源禀赋及化工工业基础较好的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在炼化行业,我国中国石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万吨级绿氢耦合炼化等项目陆续运行,华东地区可加强布局绿色能源贸易,推动规模化可再生氢炼化。
近几年,我国积极探索开展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的有效模式并加速实践。根据《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多元场景应用有序推进,在工业应用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宁东碳减排示范区可再生氢顺利并入煤制合成氨装置,全线打通电氢化运系统,实现煤化工可再生氢耦合应用;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接网方案获批;兴国铸业河北昌黎投运高炉富氢冶炼工业化应用示范项目;中国钢研山东临沂自主化纯氢多稳态竖炉示范工程正式运行;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正式投产;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达茂旗新能源制氢应用于工业天然气掺烧供能,实现氢能规模消纳并助力工业减排。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领域氢能应用示范加速推进、捷报频传。恒泰绿能年产120万吨绿能制氢DRI项目开工;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正式建成投产;中国钢研松原绿电-绿氢-纯氢冶金项目正式开工,将建成世界首条绿电-绿氢-纯氢冶金工业化生产线;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成功产氢;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首台电解槽设备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制氢系统车间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工业绿氢正加速跑向传统产业转型的赛道,为高碳排行业锁定低碳新动力。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贯彻落实,高耗能、高碳排工业领域低碳节能改造对氢能的需求日益攀升。未来,在政策持续发力、技术迭代加速、区域协同深化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有望逐步解决工业领域氢能应用所面临的绿氢成本与规模化稳定供应等问题,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 上一篇:王安宇请立刻离开广东
- 下一篇:导演回应藏海传第二季